您好,欢迎您来到饲料饲草市场网

饲料饲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饲料饲草资讯

李志强:优质苜蓿燕麦全株青贮玉米饲喂利用技术及效益评价

时间:2018-08-08 来源:  作者:

李 志 强

我主要讲三个方面:一个苜蓿,一个燕麦,一个全株玉米青贮。这里好多数据是我最近五至十多年做的一些奶牛饲养实验的数据,这个应该说还是非常好的一些数据。

奶牛养殖业对牧草大致的认识最早是从苜蓿干草开始的,然后是燕麦干草,今年和去年开始全株玉米青贮推广力度大一些。苜蓿草产品一般来讲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干草,大家比较熟悉,从美国进口比较多一些,我们自己的国产苜蓿干草质量也在改进,产量也在提升;苜蓿青贮是将来应该大力发展的一个苜蓿草产品。实际上在华北地区还有东北,以及一部分西北地区,以及华东西南,这些主要的奶牛养殖区域,其实是更适合做苜蓿青贮,而不是说适合做苜蓿干草。

燕麦干草最近三年进口势头很猛,国产燕麦草发展也很迅速,燕麦草今年的量比去年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这个对奶牛场也是一个利好。

青贮玉米是一个牧草种类,全株玉米青贮是一种青贮饲料产品,是这样一个基本关系。


说说苜蓿那些事儿

苜蓿是牧草之王

我们国家仍需大力发展苜蓿,放在首要位置

苜蓿应该说它的综合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包括在种植业里面的作用,在奶牛养殖业里面的作用,它是比较全面的,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养殖业饲料紧缺,主要指的是蛋白饲料紧缺,大豆进口超过了8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80%。能量饲料如玉米我们一直不是太紧缺,或者说是基本平衡,今年甚至出现了严重过剩。

但是这个蛋白质饲料又是最重要的,对畜产品生产和饲料来讲,蛋白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为什么提倡喝奶,奶里面的乳蛋白就是一个很好的很重要的蛋白质的来源,这些蛋白质最后都是来自于哪里?肯定是来自于氮元素,氮元素我们都知道。豆科牧草,尤其是以苜蓿为代表,这个固氮能力是其他牧草和植物很难媲美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用来固氮的,商品化的,大规模种植的牧草就是苜蓿。这个不管是其他任何的禾本科草,包括青贮玉米都代替不了。我国每年进口8000多万吨大豆,除了人吃豆油以外,剩下的做豆粕,这个豆粕满足饲料工业的生产需要,其中一部分用在奶牛养殖上面。但是这个量非常少,大概每年只有800万吨的奶牛精料,奶牛精料里面豆粕的量也很小,总体上就是说奶牛吃豆粕不多,也吃不起。所以奶牛吃苜蓿作为一个蛋白质来源是比较经济和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在苜蓿价格比较便宜的时候。奶牛日粮需要一定的粗蛋白含量,如果是低产奶牛日粮可能十五六个蛋白就可以了,高产的十八九,十七八的都可以。苜蓿我们一般来讲,稳定的达到20个蛋白以上,或者至少是18%。苜蓿的蛋白质,肯定是用于牛和羊最经济的来源。


我国苜蓿发展历史比较早,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2000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发展苜蓿生产,当然发展的很艰难,可以说是几起几落。我2001年在北京三元金星牛场也就是现在的首农集团做苜蓿干草饲养高产奶牛实验的时候,北京的苜蓿有30万亩,后来因为粮食产量要提升,所以从2004年起就把苜蓿都砍掉了。我觉得苜蓿还是要把它放在一个首要的位置,因为用于奶牛的蛋白质资源尤其是牧草蛋白质实在是太稀缺了。

我们现在再回顾一下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我昨天给研究生看考试卷子的时候,我在课上讲得很清楚,就是苜蓿豆科牧草具有优质和丰富的蛋白质,用这种植物性蛋白饲料转化牛奶蛋白,是最安全而且技术效率相对比较高的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我去给学生出题,为什么会出现三聚氰胺事件?90%的研究生答的观点只有一个,就是国家缺乏监管,然后企业又黑心,企业有不法分子,良心坏了。研究生这么答是错误的,除了国家监管和法律方面的原因,首先要认识到为什么这个牛奶乳蛋白含量不达标?实际上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奶牛根本就吃不上苜蓿,或者以前也没有给奶牛吃苜蓿的习惯。以前苜蓿便宜的时候也不怎么吃,现在大家都知道给奶牛吃一点苜蓿肯定是好的,便宜的话还可以给奶牛多吃。

苜蓿品质

对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有重要影响

苜蓿的蛋白质转化成乳蛋白效率是非常高的,也是最安全的途径。苜蓿干草或者苜蓿青贮,它的品质对于奶牛生产是有重要影响的,这个是最近大家讲得比较多的,也从我的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得到的。


苜蓿用于

奶牛饲养是一个成熟的技术

苜蓿养牛不是个新鲜事情,国外包括美国,大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很多的饲养实验,八九十年代就很成熟了。我们现在国内推广的这个苜蓿养奶牛,其实在技术储备上是有的,有国外的一些成熟的技术也有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下面看几个有关苜蓿质量评价的数据以及我自己做的苜蓿饲养奶牛研究成果。

我们先看苜蓿干草的评价标准,这是1984年美国牧草与草地协会(AFGC)定的标准,这个标准现在看指标是有点低了,但是评价标准仍然是对的,我们评价苜蓿的时候,我们主要看RFV(相对饲喂价值)这个值,也要看蛋白质含量,但RFV与蛋白质含量是高度正相关,所以直接看RFV高低也比较科学。1984年我们看到这个特级草是RFV大于151。下面的一级草是150-125,二级草是103-124,为什么把二级草用一个方框来标注?是因为大概四年前的时候,大部分国产苜蓿草处于103-124这个水平。现在大部分的国产苜蓿草应该是在125-151这个水平。刚才李胜利老师也讲到,有一些非常好的国产苜蓿草RFV已经超过了150,达到了特级草的水平。

美国农业部2012年提出的苜蓿草的标准也是主要看RFV,进口苜蓿草也是以这个为标准的,可以看到这个标准比AFGC1984的标准,RFV在提高,最好的草是大于185,一级草是170-185,优质的是150-170,这个150-170是我们进口苜蓿草的一个主流,再往下可能就不太适合用在奶牛上,但是可以用在肉牛羊以及其他的动物上。在此我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个苜蓿的作用,这是我以前在国外的一个杂志上看到的,就是说苜蓿的RFV和这个奶牛日粮配方的关系,以及它对豆粕使用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RFV140或者160的苜蓿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苜蓿在整个日粮配方中干物质的比例可以达到43-50%,相应的玉米会降到43%,豆粕只需要6-11%。也就是说光苜蓿一项就可以占40%,那么如果再加上20%的青贮玉米,那么大家就很容易想到,牧草或者叫粗饲料的占比可以超过60%,精饲料占40%,就是这样的高比例优质牧草低精料结构。苜蓿RFV从80提高到160,苜蓿越好的话,豆粕的使用量会越来越少,从20%降到6%。就是说苜蓿作为奶牛日粮的一个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应该是非常可靠的。这个可靠主要是建立在高RFV值的基础上,RFV在140以上用于比较高产的奶牛是可靠的。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指标就是牧草提供的NDF在全部日粮NDF中的比例,这个标准是要求达到75%以上,也就是日粮25个NDF里面至少有19个来自于牧草。如果是用RFV140或160的苜蓿,我们看到这个占比在提高75%-77%-81%,这个是很安全的。

对于禾本科牧草(不包括青贮玉米)来讲,评价标准是粗蛋白和NDF的含量,优质的禾本科牧草要求高的粗蛋白含量和较低的NDF含量,但不用RFV来评价禾本科牧草,可以用RFQ(相对饲草品质)指标。禾本科牧草如果质量好的话,它在奶牛日粮中也可以代替一部分玉米的使用量,也会代替一部分豆粕的需求量。禾本科的综合营养价值不如苜蓿。如果说用禾本科牧草来设计同样的奶牛日粮配方,能量蛋白指标都一样,日粮中NDF含量肯定比用苜蓿做的配方要高一些。因为禾本科牧草的NDF含量天然地就比豆科牧草要高一些,比如说刚才讲的苜蓿的NDF很容易做到40以下,现在优质燕麦草NDF在50左右,青贮玉米控制在50左右或更低,但总体都比苜蓿高一些,这是正常的。用不同品质的禾本科牧草来做配方的话,日粮NDF肯定都是合格的。但考虑牧草提供的NDF占全部日粮NDF的比例,我们会看到用劣质的禾本科牧草,还有中等质量的禾本科牧草,不能得到一个适合高产奶牛的很健康的配方。前两者占比只有69%-72%,达不到75%的要求,只有优质的禾本科牧草可以达到要求,可达79%。

按照刚才讲的禾本科牧草的三个配方,还有苜蓿的五个配方,如果用于高产奶牛养殖的话,对精料的用量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说用RFV140,160的苜蓿来喂高产奶牛,如果产奶36.3公斤,这个是我们现在一些规模牧场比较高的水平,甚至有的到40公斤。RFV140的苜蓿需要搭配精料14.5公斤,如果用RFV160的苜蓿来喂的话,只需要12.7公斤。12.7公斤精料就可以产36.3公斤奶。基本上是一公斤精料可以产三公斤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如果用RFV低于140的苜蓿,就需要搭配更多的精料,一公斤精料只能产2.5公斤奶甚至更少。


十多年前我在原来的北京三元,现在叫首农做过苜蓿干草饲养高产奶牛实验,给日产奶量35公斤的奶牛分别饲喂3公斤、6公斤、9公斤苜蓿干草,各组奶牛的日粮配方也做了相应调整。当时我们用的是比较好的国产苜蓿草,折算的RFV大概是126.6,这大概是2001年买到的最好的国产苜蓿草。这个实验做的结果还是很不错的,也发表在2003年的《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上。这个结果对当前奶牛饲养来讲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一个高产奶牛日粮配方,至少要提倡使用3公斤以上的苜蓿干草,这个试验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我们现在的国产苜蓿大概一吨2000元左右,奶牛场仍觉得偏贵。但国产苜蓿草仍有一部分降成本、提品质的空间,如果更便宜一点的话,苜蓿草的饲喂量还可以加大到五六公斤。由于今年低奶价,不论进口苜蓿也好,国产苜蓿也好,可能在高产奶牛日粮干物质中的占比一般是10%-15%,一般一头奶牛日采食20-24公斤干物质,里面有3公斤的苜蓿干草。如果把苜蓿加到6公斤,精料量会减,然后玉米青贮再适当地减一点。全株玉米青贮一般保证在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20%左右,试验中用6公斤苜蓿干草,玉米青贮的比例是18.2%。用苜蓿比较多的时候要加一定量的DDGS来补充过瘤胃蛋白,这个也是个标配,就是苜蓿加DDGS效果会比较好。如果苜蓿干草加到9公斤的时候,苜蓿可以占到38%,精料只占了38%,那么这个玉米青贮就比较低了,8.1%,然后DDGS是16%,这个是当时九公斤苜蓿饲喂日产奶35公斤产奶牛的配方。因为2001年苜蓿干草一吨800元,奶价是2元每公斤,用九公斤苜蓿经济饲养效果也好。当然现在我们看这个九公斤的配方,觉得有点遥不可及,当时2001年做试验的时候,大家也很担心,一个是奶牛吃得进去吃不进去,第二个吃进去以后牛奶的质量产量效益怎么样?这个也是我们当时考虑到的。现在来看,用九公斤苜蓿干草饲养现在日产奶已提高到40甚至45公斤的高产奶牛,如果苜蓿便宜奶价较高的话,仍然有应用价值。

看一下试验中三组奶牛的产奶量曲线,9公斤苜蓿组是最高的,也是最稳定的。再看乳成分,荷斯坦奶牛这个品种的特征,就是一般来讲乳脂率3.6,3.7,乳蛋白3.1,3.2,或者说至少是3.0以上,美国920万头左右的奶牛就是这个整体的水平。我们的试验做到了大概三组牛都是3.7的乳脂率。随着奶产量在逐渐提高,苜蓿最多的那一组乳脂量也是最多的。乳蛋白率达到了3.3,3.2,这也印证了我们一直提的,就是说苜蓿作为一个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对于维持高产奶牛的较高的乳蛋白率作用很明显。

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是牛奶的体细胞数,就是说用3公斤苜蓿组奶牛的体细胞数是16.2万,这个已经非常好了,现在我们很多牛场都比16万高得多,但是如果说用的苜蓿相对多一点,我们会看到这个体细胞数还是在降,做得好的话,我们的试验数据做到8万6,这个牛就很健康了。从奶牛健康的角度,我们也应该多用一点苜蓿。

再看饲料转化效率,就是4%标准乳数量除以干物质采食量,这个是比较通行的数值,9公斤苜蓿组最高,达到1.54,接近刚才李胜利老师讲的发达国家1.6-1.8的饲料转化率。3公斤组是1.44,用的是RFV不到130的国产苜蓿也能达到1.44,这个效果也是不错的。假如说现在用RFV150的国产苜蓿3公斤,这个1.44这个饲料转化率还是可以达到的,甚至可以更高。试验中1公斤精料大概能转化最少2.5,最多2.8公斤的牛奶,这个是和美国的八九十年代的试验数据是一致的。试验奶牛能量转化效率70%左右,粗蛋白转化效率达到27%以上。

最后看经济效益,2001年的国产苜蓿是一吨800元钱,然后牛奶是2元钱一公斤,所以这个多用苜蓿效益很明显,可以每天增加净收入7.9元。现在可能是进口苜蓿2500元左右到牛场,国产苜蓿稍便宜点,然后牛奶有的牧场能卖出去,有的牧场卖不出去,有的地方卖出去也就是3.4元,或者是3.5元左右。这些情况限制了苜蓿的大量应用。

苜蓿除做干草外,也可做成青贮饲养奶牛。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我们做了苜蓿裹包青贮饲养泌乳奶牛试验。是在河北丰宁缘天然乳业的奶牛场里做的,一共做了11周。用过了高峰期,快到泌乳中期的奶牛做试验,试验前产奶量30公斤左右,分3个试验组,苜蓿青贮饲喂量分别为0、4、8公斤。拿这个不用苜蓿青贮的做对照,也就是说日粮成分是57.7%的精料,然后18%的羊草,然后加上20%左右的玉米青贮,这个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配方。如果用了4公斤的苜蓿青贮以后,精料可以适当地减一点,如果用了8公斤的苜蓿青贮以后,精料会减得更多一些,相应的玉米青贮也少一些。为什么当时要这么设计呢?就是有一些地方像河北坝上地区想让青贮玉米籽粒成熟根本就办不到,用河北其它地区生产的苜蓿青贮代替部分玉米青贮是个可行的选择。

随着日粮中苜蓿青贮用量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20,21,22,产奶量也是在增加的。用了苜蓿青贮以后,乳脂率可以维持在4.1左右的水平,这个是比较稳定的,然后乳脂产量是1100克左右。乳蛋白率由3.1上升到3.27、3.3的水平,8千克苜蓿青贮组效果最好。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提升哪个更难一点?乳蛋白更难一点。但是只要我们用了一些好的苜蓿干草、苜蓿青贮,大家看到乳蛋白率做到3.1、3.2这个是很平常的,没什么问题。

这个试验,饲料转化率大概是1.33左右,这个也是刚才李胜利老师报告中讲到的,泌乳中期最好的水平就是到1.5,因为本身产量在下降。如果用精料来衡量的话就是一公斤精料可以产到2.5公斤的4%的标准乳,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奶价按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大概是3.4元一公斤,我们看到用这个八公斤的苜蓿青贮,是效果最好的。试验用的苜蓿青贮是半干的,干物质是45%,一公斤的苜蓿半干青贮大概约等于0.5公斤的苜蓿干草。就是说从这个试验可以得出,八公斤的苜蓿青贮相当于四公斤的苜蓿干草,四公斤的苜蓿干草用于泌乳奶牛,效果也是很好的。


谈谈燕麦,聊聊全株青贮玉米

以燕麦草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干草方向,一个是青贮方向。以前对燕麦草认识的不太多,现在燕麦草种植的面积和产品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奶牛使用效果也不错,燕麦草是苜蓿之后的另外一个适合我国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牧草。燕麦干草、燕麦青贮的生产技术以及燕麦草饲养奶牛技术正在成熟。国内近几年做了一些饲养试验,把燕麦草用在奶牛饲养上,效果比较好,我们来看这些试验。

我做的这个试验是在2013年,也是在丰宁缘天然公司奶牛场做的。给三组泌乳奶牛分别饲喂2.5公斤、4公斤、5.5公斤的国产燕麦干草,试验前奶牛是在泌乳中期,产奶量是27公斤。结果发现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是16-17公斤,产奶量23公斤左右,乳脂率3.7-4.0,乳蛋白率3.05-3.17。饲料转化率是1.33-1.36。每公斤精料转化2.4公斤的4%标准奶,粗蛋白转化率是27%左右。燕麦干草饲喂量5.5公斤效果和效益最好。这个试验没有用苜蓿草,表明用优质国产燕麦干草饲养中等产量的奶牛完全可行。我国很多奶牛场分布在寒冷地区例如河北坝上地区,当地生产青贮玉米不能很好成熟,但适合种植燕麦草,用燕麦草饲养泌乳奶牛也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别人2013年做的燕麦青贮与玉米青贮饲养泌乳奶牛的对比试验,分别用16公斤燕麦青贮和16公斤玉米青贮。可以看到,两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差不多,但是燕麦青贮组产奶量上升,饲养效益每天能够增加一块多钱。

全株玉米青贮是粮改饲的主要内容,大背景是我国粮食玉米生产相对过剩。从目前来看,国家给粮改饲留的空间,大概在五千万亩这么一个样子,所以现在不管是青贮玉米,还是苜蓿,还是燕麦草,还有小黑麦什么的其它牧草,都在五千万亩里面。

青贮玉米为什么要全株收获,而不是继续实行以前的玉米秸秆加大量精料的饲养模式?是因为全株收获比秸秆籽粒分开收获,也就是两次收获更省事儿,还能收获更多的能量和养分。从干物质、能量、可消化粗蛋白等几项指标看,一起收获肯定是比分开收获能收获更多的营养。全株玉米青贮还可以用在肉牛和羊上面,大家看到的这个代谢能数据在奶牛上基本不用,但肉牛和羊可以使用这个青贮玉米的代谢能数据。刚才讲到全株玉米青贮只有7-9个蛋白,那么肉牛和羊的蛋白质需求量不是那么高,全株玉米青贮可能在肉牛和羊的日粮中能用得更多一些,全株玉米青贮用在奶牛上还需要搭配其他的一些高蛋白的牧草或者蛋白质饲料来使用。

我想强调的是:优质牧草或者叫粗饲料是奶牛健康高产的基础,一定要把奶牛健康放在高产前面。没有健康讲高产只能是片面的,或者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高产。美国的奶业为什么有竞争力?它是种养高度结合的,奶牛场普遍规模都不大,但配套了大量的牧草地,用来生产牧草和消纳粪污。这些经验我们要学习,种养结合,草畜结合。如果美国的奶业也像我们现在大量的进口大包粉和乳制品,美国也受不了,因为美国的原奶生产成本也不是世界最低的,拼价格没有竞争力。但是美国在奶业产业保护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他们的乳制品中巴氏奶占比达90%以上,而且立法规定巴氏奶必须用本国原奶,这个也需要我们学习。

总体上说就是先进的牧草和奶牛科学研究,加上紧密的种养结合,再加上立法对奶业进行一定的保护,这是美国奶业能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