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饲料饲草市场网

饲料饲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饲料饲草资讯

丁光省:预计到2030 年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可达1亿亩

时间:2018-08-08 来源:  作者:

编辑 |新锐恒丰研究院

来源|《中国乳业》2018

作者|丁光省


预计到 2030 年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可达1亿亩


青贮玉米在国内有巨大的刚性需求


21世纪,我国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在 2030 年可发展到1亿亩,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 20 %。2016年我国奶牛存栏量为1500 多万头,肉牛栏量 9000 多万头,按照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标准,1 头奶牛年需 3 亩青贮玉米,肉牛按 2 亩的标准,如果均都饲喂青贮玉米就需 2 亿多亩。目前能全年饲喂全株青贮玉米的奶牛和肉牛比例很小.我国青贮玉米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广阔。


以西为鉴,我国青贮玉米有更大发展空间


德国青贮玉米 2016 年种植面积达 3200 万亩,人均合 0.4 亩,单算用于饲料的青贮玉米面积 1920 万亩(饲料用途占青贮玉米总面积的60% ,40% 用于制作沼气作为生物能源使用),人均0.24亩,即德国人均消费奶、牛、羊肉畜产品需要 0.24 亩全株青贮玉米饲料。按此计算,我国 14 亿人口,如达到德国国民现在对奶、牛、羊肉的消费量需要 3.5 亿亩青贮玉米,结合我国国民饮食习惯打五折,即按照德国国民需求的 50% 计算,也要 1.75 亿亩,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需求。参照西方发达国家青贮玉米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畜牧业对青贮玉米的刚性需求,结合我国国民食物结构消费升级需求的发展,2030 年我国青贮玉米达到 1 亿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消费理念的转变推动青贮玉米发展


牛、羊肉的需求量与日倶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羊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牛、羊肉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肉类,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类,在国际市场上牛、羊肉供不应求。而鸡、鸭、猪等家禽家畜饲料是以粮食及豆类为主,添加剂相对较多。近些年大众消费者逐渐热爱绿色原生态食物,食草动物(牛、羊)食品销售量逐年上升、价格逐年上涨。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从 2006-2016 年,中国牛肉国内消费量从 569 万吨增长至 767 万吨,涨幅 34.80%。目前,中国牛肉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是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费国。虽然中国牛肉消费总量大且保持增长,但从人均牛肉消费量来看依然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2013 年中国人均牛肉年消费量为 5.23 千克,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9.32 千克,更远远小于巴西和美国的 39.25 千克和 36.24 千克。2013 年我国人均羊肉消费量已超过 3 千克,因此未来中国牛、羊肉的消费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乳制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中国乳制品行业一直在持续发展,1998 年全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仅 6.4 千克,2013年 6.39 千克。2016 年我国牛奶总产量 3602.0 万吨,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 35 千克,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2016 年 300 千克/人/年,全球平均 111 千克/人/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及乳制品需求不断攀升,奶业已发展成为 21 世纪朝阳产业。


国家产业政策有利导向


2015 年中央 1 号文件正式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牧草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协调发展。《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提出,至 2020 年饲草料面积发展到 9500 万亩,青贮玉米面积要达到 2500 万亩。2015 年农业部开展粮改饲 试点 10 个县;2016 年农业部在全国 30 个县试点粮改饲",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


2017 年农业部《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 粮改饲 试点范围将扩大到整个"镰刀弯 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 个省(自治区)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各省"粮改饲' 试点县共 400 多个,同时给予政策性财政补贴,年增"粮改饲目标任务 1000 万亩。


以上文件的出台符合国家有机增长、绿色增长、高质量增长导向,适应改善生态环境压力的需要。


抢抓机遇,把青贮玉米当成大作物规划布局


美国 3 亿人口、年际间种植青贮玉米在 4000万-7000 万亩;德国 8000 万人口、2016年种植青贮玉米 3200 万亩,2017 年种植青贮玉米 3150 万亩;中国14 亿人口、2016 年青贮玉米种植 1500 多万亩,实不成比例,1亿多亩青贮玉米的刚性需求是存在的。因此,我国青贮玉米的市场发展空间极大,应该把青贮玉米作为大作物来投入和布局。德国人均年青贮玉米 0.4 亩,用于饲料的人均年 0.24 亩,用于能源的人均年 1.6 亩;中国也是能源缺乏的国家,如能延伸到能源利用,青贮市场将更为广阔。


立足品种资源的挖掘与创新,育出一流的品种


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发展方向应坚持以专用型、通用型青贮玉米为主,饲草型青贮玉米为辅的原则。专用型青贮玉米高产高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提高产量,有更好的纤维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实现绿色增长;通用型品种可以帮助农民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在种植前没有收购合同的情况下能确保农民秋后收益;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应大力筛选、审定、发展这两种类型的青贮玉米品种(美国和德国都是推广使用这两种类型的青贮玉米品种);在我国部分山区及高海拔冷凉地区,由于积温较低可辅助发展饲草型青贮玉米品种。及时明确青贮玉米的发展方向,强化新品种选育目标,可有效指导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与研究,少走弯路,提高科研效率。


建立种、种、养、奶有机合作发展的共赢机制


全株青贮玉米作为优质饲料在畜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种养充分结合,农户与养殖场之间开展订单种植和收购,同时培育经纪人,保障种植者的利益,种出来就能卖出去,就能获得较好收益。同时,养殖企业利用全株青贮米不仅能大大提高产奶量,而且能大大提高奶的品质,使养殖企业获取更大效益,乳品企业也有了高品质的奶源。因此,我国乳业必须走产业间企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双赢、多赢的发展模式。

本文节选丁光省《我国青贮玉米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文部分内容.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