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饲料饲草市场网

饲料饲草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饲料饲草资讯

全株小麦青贮技术规程

时间:2018-05-04 来源:  作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株小麦的青贮方式、青贮设施建设、贮前准备、青贮制作、贮后管理、取饲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株小麦青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4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NY/T2698青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青贮窖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全株小麦

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作为青贮原料的小麦。


3.2青贮添加剂

应用微生物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减少养分损失的添加剂。


3.3小麦乳熟期

开花授粉到灌浆结束,籽粒黄绿色,胚具有发芽能力,植株仍为绿色。


3.4小麦蜡熟期

植株全呈黄色,籽粒形状、颜色与原品种的特征相同,千粒重达到最大值。


4青贮方式


4.1窖贮

壕式青贮窖。


4.2堆贮

地面堆积青贮,包括水泥地坪堆积、泥土地坪堆积。


4.3裹包青贮

将全株小麦刈割、切短、打捆后,使用具有拉伸和黏着性能的薄膜将其缠绕裹包后形成密封厌氧环境。


5青贮设施建设


5.1青贮窖

基本要求、设计与建设、规格、施工技术按照NY/T2698的规定执行。


5.2堆贮

5.2.1基本要求

选址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无积水、土质坚实、制作和取料方便的地方。


5.2.2水泥地坪

高出地面15cm~20cm,混凝土厚度不低于30cm,地面坡度2°~3°。面上抹平,做防水处理。四周挖排水沟。


5.2.3泥土地坪

用水洒湿,平整压紧,压实,四周挖排水沟。使用时铺厚度120μm以上的塑料膜。


5.2.4地面堆贮规格

高度3m~7m,长度30m~40m,宽度2m~10m。


6贮前准备

6.1根据饲养规模确定窖贮容量,青贮窖容积按照NY/T2698的规定执行。。

6.2清理窖内杂物,消毒,铺膜。窖壁覆盖聚乙烯隔氧膜,厚度80μm~100μm。墙体膜在对接处相互重叠覆盖达到1m以上,地面留出至少50cm用来包裹青贮底部。每侧墙体膜长度(m)=窖高+3.5m+(窖宽/2)

6.3检修青贮用机械设备,使其运行良好。

7青贮制作

7.1原料

7.1.1小麦品种干物质产量高、抗倒伏、适合当地播种。

7.1.2适宜收获期为乳熟中期-蜡熟早期,干物质含量为25%~35%;最佳收获期为乳熟后期-蜡熟早期,扬花后2~3周收割。小麦穗的最上端小麦籽粒呈粘稠乳白色,干物质为30%~35%。

7.1.3小麦刈割时,留茬高度不低于15cm,不得带入泥土等杂物。

7.2切碎

切割长度为3cm~4cm。

7.3装填与压实

7.3.1窖贮装填原料迅速,从小麦刈割到封窖,时间不超过36h,其中切碎到进窖时间不超过4h。

7.3.2窖贮原料由内到外呈楔形分段装填。坡面压实,坡面仰角30°。原料每装填一层,压实一层,装填厚度不超过15cm,宜采用压窖机或其他轮式机械压实。

7.3.3堆贮四周坡面压实,呈弧形,坡面角度不超过30°,高:底边≈1:5~1:6。

7.3.4压实密度不低于650kg/m³。

7.4青贮添加剂选择与使用

7.4.1青贮添加剂符合NY/T1444的规定。

7.4.2在卸料后、推压后和封窖前喷洒促进乳酸菌发酵的青贮添加剂。

7.5裹包或密封

7.5.1窖贮时,坡面封口技术处理窖尾。黏合两侧窖壁的塑料布,形成密闭环境。上层覆盖黑白膜(白面向上)。用夹层封窖技术,防冰冻、鼠害、鸟害。

7.5.2堆贮封窖,先铺一层透明膜,两边各延伸50cm,再覆上黑白膜(白面向上),两边各延伸1m,最后再压上镇压物。

7.5.3裹包青贮时,打捆后应迅速用厚度25μm以上的聚乙烯拉伸膜裹包6层以上,压实密度不低于600kg/m³。

8贮后管理

8.1窖贮、堆贮经常检查青贮设施密封性,及时补漏。顶部出现积水及时排除。

8.2裹包青贮避光保存在地面平整、排水良好、没有杂物和尖物的地方,经常检查包膜,破损及时修补。

9取饲

9.1封窖40d后开始取饲。

9.2根据饲喂量取用,从上向下取料,每次青贮截面的取用深度不低于30cm,保持取用面平整。

9.3取料时防止暴晒、雨淋。

友情链接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