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奶牛和肉牛品种
优良奶牛和肉牛品种
作者:
时间:增重公牛为1~l.1千克,母牛为0.7~0.8千克。
西门塔尔牛成年母牛305天产奶量4500千克以上,最高个体305天产奶量达到11740千克,乳脂率4.0%以上。
西门塔尔牛改良黄牛效果显著,西杂一代牛初生重提高49%,18月龄体重提高37.9%,平均日增重达1050克,屠宰率达54%。
西门塔尔牛耐粗饲,各种牧草及作物秸秆均可饲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
(2)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现已分布世界许多国家。我国引入多年,可作为杂交父本利用。
利木赞牛以生产优质肉块比重大而著称,骨较细,出肉率高,屠宰年龄18个月,活体重500千克以上,屠宰率为68%,净肉率为54%以上,肉质细嫩,呈大理石状。瘦肉率高达80~85%,是生产优质牛肉的理想品种。
利木赞牛被毛为红、黄色,腹下、四肢、尾部毛色稍浅呈粉色,毛细短、平滑光亮;角呈蜡黄色,角型为龙门角;体躯长而宽,肌肉丰满,肩部和臀部肌肉发达;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尻平,四肢强健;公牛颈粗厚隆起,骨骼较细。
利木赞牛初生重公犊39千克,母犊36千克。公牛周岁体重可达407千克,成年体重950~1200千克,断奶体重289.6kg,育肥阶段日增重1.2~l.5千克。成年利木赞公牛体重950~1100千克,体高139.25厘米,体长169.17厘米,胸围220.00厘米,管围23.75厘米;母牛体高l27.37厘米,体长149.87厘米,胸围194.75厘米;管围20.5厘米。
利木赞牛改良黄牛有良好的效果,从毛色上与黄牛接近。杂交后趋向父本特征,而且改善了黄牛后躯发育差的缺点,体型外貌有较大改观。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测定与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初生重公犊平均为27千克,母犊平均25千克。一般饲养条件下,周岁重公牛325千克,母牛282千克,2岁公牛569千克,母牛425千克,比鲁西黄牛提高25~40%。杂交一代犊牛3月龄开始补料,6月龄公犊断奶重180~220千克,断奶后直接进行强度育肥,周岁重平均415.8千克,最大个体达489千克。杂交一代7~8月龄,10~11月龄开始育肥,在高、中、低不同营养水平下育肥120天,在高营养水平下,2个年龄组平均日增重达1274~1340克,料重比4.56-5.2:1,用18月龄杂交一代公牛进行生产优质高档牛肉试验,育肥330天,体重达675~890千克,屠宰率达63.6%,高档肉块占活重5.6%,达到日本A4级标准。
利木赞牛性成熟一般公牛7~8月龄,母牛8~10月龄。初配年龄公牛16月龄,母牛18~20月龄.发情周期平均21天,发情持续时间平均20个小时。冻精配种情期受胎率70%以上,妊娠期280天,产犊间隔380天。难产率低。极少发生难产。公牛性欲反应较迟缓。射精量一般每次4毫升左右,精子密度中等。七、八月份酷暑季节精液品质较差.公牛利用年限4~6年。
利木赞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
(3)夏洛来牛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是大型肉用牛品种。我国1965年开始从法国等国家引入,现已分布在十几个省,作为黄牛改良杂交父本利用。
夏洛来牛具有体格大、增重快、瘦肉多且肉质细嫩、适应性强的特点与我国本地黄牛杂交,其后代体格大,增长速度提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夏洛来牛被毛白色或乳白色,头中等大,角圆而长呈蜡黄色,颈粗厚多肉,胸深肋圆,背直腰宽,背、腰、臀部肌肉鼓突明显,后躯发育特好,尻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
成年夏洛来公牛平均体重1000~1200千克,平均体高144厘米,体长182厘米,胸围246厘米,管围27.1厘米;母牛平均体重700~800千克,平均体高l36厘米,体长167厘米,胸围206厘米,管围21.5厘米。
夏洛来牛前期生长快,在我国饲养条件下,公犊平均日增重为1111克,母犊为940克;初生重公犊平均48.2千克,母犊46.0千克。周岁体重公牛可达432.4千克,母牛359.9千克,育肥阶段20月龄公牛日增重1200千克。
夏洛来牛改良黄牛,夏杂一代具有父系品种特征,毛色多为乳白色或草黄色,体格大,四肢坚实,骨骼粗壮,胸宽尻平,肌肉丰满,性情温顺,耐粗饲,易于饲养管理。夏杂一代牛生长快,初生重大,公犊平均为29.7千克,母犊平均27.5千克。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24月龄可达494.09千克,屠宰率达60~70%。
夏洛来母牛17~20月龄开始配种。发情周期平均21天,发情持续时间平均36小时。妊娠期286天。
夏洛来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但难产率较高,初产牛多需助产,经产牛胎儿较大也需助产。
(4)皮埃蒙特牛
皮埃蒙特牛原产于意大利,是中型肉用牛品种。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引入胚胎和种牛,可作为黄牛改良二元杂交父本或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
皮埃蒙特牛具有产肉性能好、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我国本地黄牛杂交,其后代增长速度提高,肉质改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皮埃蒙特牛被毛灰色,公牛肩胛部毛色较深,通常为黑眼圈。头、颈、肩、四肢的部位有部分黑色,公、母牛的尾巴均呈黑色。骨细皮薄,全身肌肉发达,体质健壮,体躯较长,臀部外缘特别丰圆,成年公牛平均体重1050千克,体高146厘米,15月龄可达400~600千克,母牛平均体重500~600千克。皮埃蒙特牛早期增重快,0~4月龄日增重1.3~1.5千克,周岁公牛体重400~430千克,12~15月龄体重可达400~600千克,
皮埃蒙特牛作为终端父本与西门塔尔和本地黄牛进行三元杂交,其后代增重快,屠宰率明显提高,高档部位肉质提高,眼肌面积增大是三元杂交生产高档牛肉的较佳父本。
皮埃蒙特牛屠宰率达60~72%,净肉率66.%以上,瘦肉率80~84%。
皮埃蒙特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
(5)南德温牛
南德温牛原产于英国,后引入澳大利亚,经过多年选育成为肉用品种。我国1996年从澳大利亚引入,作为改良本地黄牛、提高产肉性能的杂交父本利用。
南德温牛具有生长快、早熟、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
南德温牛被毛为红黄色,性情温顺,体型大,体躯结构匀称,肌肉丰满,四肢强健。耐热抗寒,不怕牛虻,抗病力强,肌肉纤维细,脂肪囤积适中,肉切面呈明显大理石状,是生产高档牛肉较好的材料,母牛护犊性能好。
南德温牛屠宰率60.25%,眼肌面积阉公牛在育肥200天后为74.5cm2,小母牛在育肥110天后为75.6%。母牛的平均泌乳量3300千克,乳脂率4%。
国内引入的南德温牛公牛体重804~1252.5千克,母牛体重528~821千克。初生重32~52千克,断奶体重公犊平均235.4千克,母犊平均为214.23千克,周岁平均体重524.5千克。
南德温牛改良本地黄牛有良好的效果,据对比试验测定,与广东湛江本地黄牛杂交,初生重公犊平均为25千克,比本地牛提高78.57,母犊平均23千克,比本地牛提高91.67%。6月龄体重公牛140千克,比本地牛提高79.49%。母牛138千克,比本地牛提高76.92%。一般饲养条件下,周岁重公牛298千克,比本地牛提高86.25%。母牛290千克,比本地牛提高87.1%。舍饲90天,杂交一代比本地黄牛平均日增重提高131.71%,母牛提高157.89%,饲养一年,比本地黄牛平均日增重公牛提高123.08%,母牛提高127.03%。
南德温牛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适宜规模牛场、专业户、农户饲养,牧区也可放牧饲养或舍饲。但是必须要有相应的饲养管理条件,否则优良性能不能充分显示。杂交改良,母牛最好选择体格大的经产牛,以防难产。
(6)秦川牛
秦川牛,我国优良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产于陕西省.曾被引入二十多个省、区改良当地黄牛,目前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地区。培育向肉役兼用方向发展。
秦川牛被毛紫红色或红色或黄色,以紫红色、红色居多。体格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前躯发育良好,角短而钝,质地细致,呈肉色,多向外下方或后稍弯,鼻镜和眼圈多为粉红色。尾帚多混有白色和灰白色毛,蹄壳多为红色,皮薄毛细。
成年公牛平均体重580千克以上,体高140厘米以上;母牛体高l24厘米以上,体重370千克以上。
在维持标准下,6~8月龄公、母日增重600~800千克,屠宰率56~60%,净肉率48.5~51.5%骨肉比1:6.0~6.5,眼肌面积80~100平方厘米,胴体产肉率76.0%,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大理石纹明显。
在维持标准下,秦川母牛的初情期为8.5~10月龄,初配年龄为1.5~2岁,繁殖年限为14~15岁,繁殖率为70~90%,犊牛公母初生重25~27千克,公牛12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使用年限10年射精量5~7毫升,精子密度6亿/毫升以上,原精液精子活力0.7。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
来源:《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